楞嚴經

大佛頂首楞嚴經全文(含注音) <=請點擊

楞嚴咒咒心108遍 (<=請點擊)
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,在漢譯佛經之中,乃是一部偉大的法寶,它的文字優美,陳義深妙,發揮如來藏思想的信仰,既富嶲永的哲學思辨,又長於文學藝術的表達。其內容包含極廣,禪、淨、律、密,無不周備,故受到以華嚴宗六祖,長水子璿為首的性宗諸家,共尊為無上寶典,在禪宗的地位也很高。

本經與其視為說理的,不如當作修證的典籍更為確切,它的內容包括修行心理的分析、修行方法及其條件的介紹、修證現象的指點,修行過程中聖境與魔境的揭曉。如此周詳的內容,在其他經典中,確實難見。

本經共有二十五種圓通法門,分別介紹二十五位大乘羅漢及菩薩,各人專修的特定法門,結果都能一門深入而門門深入。其中,觀世音菩薩則是以耳根圓通的音聲法門,通達一切法門,這正是本壇所修的「入流亡所」的禪觀方法。

〈楞嚴咒〉,記載於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卷七,經上說眾生若能誦持此咒,則一切水火、咒詛、魘蠱毒藥等悉皆不能加害,並可獲得種種功德果報。而如來宣說此咒之目的,主要是保護未來世的初學修行者,得入三摩地,身心泰然安隱,不受一切諸魔鬼神、及舊業陳債來相惱害。

由於此咒功能殊勝,相傳從唐朝大通神秀之後,就逐漸成為禪宗各寺的日課之一,當代台灣寺廟,亦多以此咒為日課。

參考資料:聖嚴法師著<密教之考察>
聖嚴法師寫<序劉國香居士《語體文譯大佛頂首楞嚴經》>
聖嚴法師著《學佛群疑》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